本篇文章1909字,读完约5分钟

■cubn实习记者张仑北京报道

流动性过剩始终是推动我国通胀压力的基础因素,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应对通胀和通胀预期的好方法。

增资、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是流动性管理的首要工具。

债券分析师表示,央行将在每次加息后发行3年央行券。 根据过去的经验,财政部国债密集发行和央行三年来重新发行央行券,可能会加强市场加息预期。

国债的紧急发行

中国债券新闻网公开数据显示,年1月至3月财政部国债实际发行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50.7亿元。 其中,3月份国债发行总量为1540亿元,占一季度发行总量的85.6%。 上年度1月至3月,财政部发行了3期,实际发行总量为749.3亿元。

3月国债发行激增,主要是为了保持到期量平稳,迄今为止发行的国债已有1300多亿元达到还款期,债券分析师指出。

数据显示,4月9日5年以下(含5年)的银行间交易国债平均收益率为1.8384%。 去年4月9日为1.2975%。 虽然整体的平均收益率比去年同期高很多,但是市场似乎不买账。

根据央行以往的惯例,突击发行低息国债往往是加息的前奏,拆股者普遍指出。 债券收益率经常与同期银行利率挂钩,明确同期发行债券的收益率标准。

另外,各地紧急销售国债,有的省份以“国债下乡”的方式销售国债。

据媒体报道,邮政储蓄银行江苏省分行年凭证式(一期)国债首日售罄,共售3.19亿元,居邮政储蓄银行各省)区、市)分行首位。

相关专家表示,将逐步把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纳入国债承销行列,可以进一步扩大国债销售。 据悉,这一期国债将于3月1日至21日在全国发行,江苏省分行的销售额占邮政储蓄银行销售额的16%。

除财政部增加国债发行外,截至4月15日,国开行已经启动了第九期金融债务招标工作。

财政部增加国债发行,一季度非常密集地发行金融债务有一定的含蓄意义,债券拆股师普遍认为。

一些拆迁师认为,央行第二季度加息的含义已经明确。

3年期中央票急剧增加

除了国债4月密集发行和销售外,3年来中央票务发行量也从4月8日重启时的150亿元激增到900亿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1日的公告,4月22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900亿元的3年中央车票,发行利率为2.74%。 与两周前三年的央票首次重新发行相比,此次发行规模增加了五倍,利率降至一个基点。

其中,3月期中央票发行量230亿元,折价发行、价格招标3年期中央票发行量900亿元,利率为招标。

据拆解相关人士介绍,重启后一期三年期中央票发行量仅为150亿元,但此次激增至900亿元,显示市场对三年期中央票的诉求非常强烈。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氏向东认为,今后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抑制量化的手段还将继续。

三年期中央票据是紧缩货币流动性的手段,是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较好的补充。 预计3年期中央车票将大量发行以加强增资,分解者指出。

3年期中央票《江湖再现》符合政府货币政策多元化的动向。

中国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等多种政策工具,密切关注价格走势,管理通胀预期,比较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各种潜在系统性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总裁周小川4月24日在华盛顿表示。

复旦大学教授孙立坚认为,3年来央票利率的下降反映了市场参与者持币观望的态度。 3年期中央票利率下降,表明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

孙立坚表示,发行中央选票并不是政府延缓加息政策。

然而,一位分析师认为,在通胀预期下恢复发行三年央票可能会加强市场加息预期。

此次3年期央行券的再次发行和释放量的发行,表明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仍倾向于以温和的市场化手段回笼资金,也表明央行对经济复苏更加关注管理通胀预期

时间窗快关了吗?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经过多方访问调查,许多专家预计二季度是央行加息的绝佳时间节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5日公布的《朗润预测》显示,市场加息预期增强,国内外23家研究机构认为二季度将是加息的里程碑,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国泰君安、汇丰银行等9家机构表示,二季度将上调基准利率,

最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学部长李稻葵表示,第二季度我国有可能加息。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向本报记者表示,国务院首次承认物价上涨因素“显著”、通胀预期“加强”,提出“遏制”整体物价水平“稳定”和部分地区房价暴涨的要求。 这意味着未来货币信贷监管的强度将很高。年内加息将成为必然,最有可能的窗口是6-9月。

“时间窗口渐进  二季度加息预期待解”

近期是否加息要看4、5月的cpi运行情况。 潘氏向东指出,截至7月,cpi较去年同期上升,6、7月提高利率的可能性较高。

“第二季度的利率上调预期很高,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窗口,恐怕全年都没有利率上调的希望。 ”一位资深的拆卸师说。

       

标题:“时间窗口渐进 二季度加息预期待解”

地址:http://www.sdsxywx.com/sdss/1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