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4字,读完约4分钟
中新经纬客端5月31日电题:“谷澍:缺少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兴盛不过是‘虚胖’。”
作者谷澍(中国工商银行( 601398 )行长)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治理和国际合作的深化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变革。 例如,G20(20国集团)上升为推进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的重要力量,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份额调整和投票权改革、sdr )特别提款权)分配、货币篮子、扩张等一揽子改革计划,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协议ⅲ》 这些措施将推动建立更加稳定的国际金融框架,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310328 )。
而且,完善的全球金融治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例如,适应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尚未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效尚不明显,主要经济板块政策外溢效应扩大,国际金融市场不断震荡,全球金融安全保障网络整体碎片化和不对称性问题突出。
要解决这些难题和挑战,必须通过深化库存和逐步改革,使各国携手合作、共同行动。 金融机构治理是全球金融治理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和积极进行。 如果金融机构自身包含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行为风险,累计到一定程度,将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因此,要全面实施全球金融监管,首先各金融机构必须“目光向内”,降低内生脆弱性。
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特别是大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化解金融风险的主战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必须在更完善的执政机制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中发挥“一把手”的效应。
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的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是金融对策的基础性重要课题,是对对策智慧的重要考验。 目前,我国金融运行平稳,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但风险风险风险依然存在,风险生成机制和表现形式更是多而杂。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以前关注的是表内的信用风险,随着组织配置、经营边界、服务创新的扩大,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风险、合规风险、国别风险等防控压力也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全市场结构、全风险图、全周期管理的风控体系,既管理表内也管理表外,既管理国内和国外,又管理增量和库存,抓好预防和效益配置,防止黑鸟和灰色犀牛。 只有多次围绕思维,统一发力,才能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攻防战。
二、聚焦于实体经济的诉求
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主要经验之一是金融快速发展离不开本源,不能过度创新和体内自我循环。 它的本源是实体经济,缺少实体经济的厚重支撑,金融的繁荣不过是“虚胖”。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应成为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价值观。
三、多次开放与合作
以开放促改革,促快速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 当前,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这不仅有助于全球共享中国金融监管经验,也有助于在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成熟经验。 深化改革,实现自身优质快速发展,在促进挖掘和共享全球市场机遇的同时,也为完善全球金融治理做出贡献。
四、夯实数据管理基础
大数据不仅是技术创新,也是治理变革。 银行数据管理不仅是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质量效果的战术需要,也是宏观金融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 通过数据集成管理,既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又为宏观金融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中新经纬APP ) )。
[/s2/] (这篇报道是根据谷澪在5月30日的“2019金融街( 000402 )论坛年会”上的发言整理的,没有经过本人的审查( (/s2/) )。
标题:“谷澍:缺少实体经济支撑金融繁华只会是“虚胖””
地址:http://www.sdsxywx.com/sdss/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