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12字,读完约9分钟
■cubn记者孙先锋北京报道
“第三把椅子”做不好。
从出生起就位于“第三板椅子”上的“新三板”,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隅,几乎成了“光杆司令”,默默地徘徊在资本市场的边缘。 但是,这种“枯燥无味的饮食,太可惜了”的不自然,迎来了变化的机会。
日前,“新三板”即将扩张,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正在瞄准设立“新三板”。 在此背景下,“新三板概念”横空出世空,成为兔年证券市场的第一个概念板块。
“新三板扩张的时机比较恰当,是多层资本市场的构建和完整,而“新三板”的扩张意味着场外交易市场的健全和完整,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在《中国联合商报》中表示,要做好扩张后的监管工作。
事实上,所谓的多层资本市场中的多层股市体系主要是沪深主板市场、二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三板场外交易市场。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未来趋势应在三板市场公开交易
“新三板”招兵买马
最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概念股受到好评,相关股上涨,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股权转让也受到好评。
传言称,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股价上涨的背景下,“新三板”有望扩大。 据报道,“新三板”的扩建计划将向国务院报告,预计将在“两会”前后公布。
最近,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的演讲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他说,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抓紧建立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事业,建立统一监管,加快全国性异地市场。
据业内传言,目前首批试验园区可能在15-20家; 引入具有双向报价功能的市政厅制度的个人投资者可以入场交易,最小交易单位为1000股。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2006年政府选择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进行试点,批准挂牌公司股权报价转让。 截至2007年1月,已有76家高科技企业在此挂牌交易。
随着“新三板”扩张的开始,“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数量和价值将水涨船高。 相关数据显示,年“新三板”共有9家企业完成10次定向增发,总融资额达到4.38亿元。 从2006年到2009年,“新三板”只有7家企业完成了8次定向增发,总融资额为3.45亿元。
但是,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新三板”仍然集中在北京中关村,其他国家级高新区无法开展“新三板”业务。
去年11月30日,证券监管委员会副主席姚刚在金融和战术性新兴产业论坛上表示,证券监管委员会加快建设场外交易市场,积极推进“新三板”扩张,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公司和战术性新兴产业公司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快速发展。
至此,“新三板”的扩张即将到来。 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该园区上市负责人卢胜表示,“新三板”在中关村落户后不久,“武汉光谷”就开始了试点申报工作。 目前,区内“新三板”储备公司有近200家。 其中,武大有机硅、海创电子、科益药业、蓝星科技等4家申报材料已经中国证券业协会事先备案受理,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等4家通过证券公司核心。
降低门槛迎接散户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门槛高的原始股投资“无望”。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随着场外市场建设的加快,随着“新三板”的扩张,市场预计将向个人投资者敞开大门。
据悉,“新三板”的扩张将引入个人投资者,并计划实施适当的管理,门槛可能会考虑参考创业板、股指期货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参照“2年股价、50万资金”进行制定。
研究表明,代理系统试点范围扩大的准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就绪。 根据讨论中的试点实施方案,新三板扩张将同时引入商业制度,并重新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在拟引进的原有行情模式下,获得做市商资格的主办证券公司向市场提供双向报价,投资者根据报价选择是否与做市商成交,投资者的委托不直接成对成交,报价的最小单位也分成1千股/手。
“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信披相对不完善,个人投资者对市场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对挂牌企业可能无法理解。 这是为了管理投资者的资质。 ”主办某证券公司“新三板”的业务负责人说。
西南证券首席拆股师张刚在《中国联合商报》上表示,重启个人投资门户后,“新三板”市场将对个人投资者实施妥善管理,标准可能是参考创业板、股指期货的合格投资者标准,参照“股价2年以上,资金50万元以上”制定
但是,由于试点期间“新三板”成为问题公司并不少见,二级市场投资和定向增资的亏损案例也非常罕见,投资者门槛是否应该设定得这么高,业内尚存争议,到目前为止,这个标准还没有最终确定。
事实上,2006年中关村初期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交易,但受限于最小报价单位为3万股/手,能够参与交易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少,上市活跃度也一直很低。 2009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变更试点办法,个人投资者投资新三板的大门暂时关闭,但当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个人投资者进入“新三板”市场的大门“未关闭”,必要时也将考虑重新引入个人投资者。
但是,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和个人投资者的引入,许多“新三板”挂牌企业可能会面临股东总数超过200人的问题。 张刚表示,为了处理非上市公用企业的监管问题,监管部门正在着手建立非上市公用企业的监管制度,试图制定非上市公用企业的监管方法,填补这一可能出现的“政策真空”。
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
新三板市场的扩大和场外市场建设的启动,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带来更活跃的交易,其融资功能也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张刚表示,目前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无需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查,只需要主持证券公司向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即可。 但是,随着考试范围的扩大和个人投资者的引入,非上市公共企业如何监管也将成为破题。
“新三板”改变了原三板市场只扩大为垃圾股的不利局面,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为创业板提供了高质量的上市企业。 贺强教授表示,“新三板”的定位比创业板更接近“中国纳斯达克”。
根据现行规则,“新三板”定向增资是向特定受众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行为,属于私募基金性质。 发卡企业应当事先私下协商明确增资对象,不能公开募股。 刊登定向增资公告前,应当明确融资价格、融资额、融资对象。 换言之,这里不会发生创业板的“超募”现象。
2009年7月,长期以来,软件成为“新三板”第一家成功的企业,之后北陆药业、世纪瑞尔也跳槽到创业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也是“新三板”得到各方支持的秘密。
与许多“新三板”企业股价暴涨、资金大量涌入密不可分。 张刚表示,“新三板”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挂牌公司未来的潜力,如果ipo成功,将在“新三板”市场捡到原始股。
年两成的“新三板”挂牌交易企业股价翻了一番。 其中,中海阳、恒业世纪2只股票全年涨幅分别达到2958%、2780%。 在7家挂牌交易的“新三板”企业中,约50只去年获得正收益,这一比例远远超过沪深a股。
实际上,pe/vc和自然人股东热衷于“新三板”并非没有原因。 迄今为止,中小创业板的“三高”发行后,挂牌后的高估值所产生的巨额财富效应,应该是最大的动力和催化剂。 毕竟,如果旋转板的成功实现,投入和生产的比例会产生重大的差异。
创业板成为百万富翁的制造基地是不争的事实。 资料显示,迄今挂牌的158家创业板企业中,504位亿万富翁量产,平均每家3.19人,震惊了市场。
由于有创业板打造丰富前车的教训,也有创业板一些企业突击进入的教训,“新三板”出现的增资潮更要引起警惕。 亏损企业诺斯兰的增资可以证明问题。 去年上半年,诺斯兰亏损111.68万元,每股亏损0.12元。 但是,每股21元的增发价格居然会导致哄抢,15家机构去谈投资合作,意图资金达到8000万元,背后的真实意图不言而喻。
因此,财经官员曹中铭提出,即使一些“新三板”企业能够正常转型,也可以为突击入股的股票设立锁定期,从而增加这些财务投资者的资金价格,第二可以缓解持股解禁后对股价形成的冲击。 此外,还可以对其他后来者发出变态警告。
值得观察的是,“新三板”能顺利转板吗? 市场人士表示,我国多层资本市场框架基本不完善,“新三板”转换机制条件还不完全成熟。 西部证券“新三板”业务部总经理程晓明认为,扩大范围后,“新三板”的上市速度将非常快,预计每年将有500家至1000家挂牌上市。
目前,“新三板”扩张时机适宜,但要做好监管工作,防止内幕交易。 监管好就容易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监管差就不利于场外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 贺强指出,管理层要建设多层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应该打破地方利益割据的局面,集中柜台交易等各地加强管理。
标题:“新三板扩容将改变资本市场格局”
地址:http://www.sdsxywx.com/sdss/1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