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36字,读完约12分钟
■编辑者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挖洞就可以采煤; 山西省文物资源丰富,围墙可以收钱。 ’这是民间流传的说法。 资源如此丰富的山西省,需要更加绚丽多彩、自我升级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 2009年,在国家“调结构促进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成为陕西省晋城市的关键词。
■文/王宝李东平杨芳闪云
作为全国重要能源煤化工基地的山西省晋城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线索,积极推进以前传下来的产业垄断天下向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转变,从粗放落后的快速发展方法向绿色快速发展方法,从资源依赖型向驱动型转变,成为以前传下来的产业 那个方法值得参考。
转变观念:将变革思想深入人心
晋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基地。 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在经济建设中实现了几次飞跃,其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曾响彻全国,经济社会等各项指标也曾在山西省居于领先地位。 但是,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这种依赖煤炭资源的“一石一大”畸形型重产业结构,逐渐呈现出许多不适应,衍生出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成为发展越来越迅速的“短板”。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煤炭资源抑制创新和创造,粗放增长大大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难度煤炭价格处于上升通道,各种生产要素过于集中于资源型产业,加剧了产业快速发展的不均衡,公司市场应对能力减弱,“一煤独秀”带来的是 产品初级化、高消费、高污染等一系列区域结构不仅不合理,更重要的是,这种不断受到资源制约的快速发展模式给生态文明、可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这一严峻的形势,晋城市管辖内的泽州县感到最强烈。 作为全市煤炭资源开发最早、经济发展最快、最先提出“挖完煤怎么办”的资源型大县,面对500家小公司关闭、1000家高炉关闭、500家煤矿关闭,煤矿及其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将面临200余人。 资源开采引起的土地塌陷、住宅裂缝、水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县财政总收入在晋城市一度从第一名跌到第三名,全省从前五名跌到前十,经济一度陷入低谷等一系列危机时,对转型快速发展的认识也是错误的 “不转型就必有一条死路”,心怀痛切的泽州人坚定不移地走变革之路,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突破100亿元和20亿元大关,全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232位,中部地区第50位,山西省第5位。
泽州是晋城的缩影,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让站在快速发展关口的晋城市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不转型,死路一条。 市委书记张茂才推翻了“有煤炭生产就不想转,没能力就不转,怕风险就不能转”的守旧观念,从“市场好的时候转型就没有动力,市场差的时候转型就没有能力”的怪圈中引开大家。
轰轰烈烈的“百日大调查”、“思想大解放”、“产业转型大讨论”、“经济大讲堂”等一系列活动深入展开,泽州转型现场展现出公司面貌,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转型、根本转型 许多让煤矿所有者认识到煤矿短期离不开、长时间无依无靠、无法去新项目、必然是死路一条的人们意识到,没有公司就无法就业、不创业就不容易致富。 坚定不移的变革迅速发展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 “五小公司下江南,成为新型大老板”,党员率先学习技能,煤矿主集思广益项目的势头逐渐高涨,以煤炭产业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大战在晋城大地打响。
转变思维方式:推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晋城市转型快速发展不是放弃找特点,也不是单纯把煤炭产业转型为非煤产业,而是立足当地比较特点,科学找势力,发掘特点,创造特点,发挥特点,煤炭单一产业结构为煤炭、煤化工、精密铸造、旅游业等 其集中体现在“四周跳”上:
善于转弯。 以资源整合重组为要点,大力推进煤炭产业转型。 煤炭是晋城的特点,稳定了煤炭产业就稳定了全市经济的主体。 晋城市多次“关小、改中、建大”,煤矿从1400多座压缩到385座,又从385座压缩到129座,矿山生产规模从数万吨、十几万吨到90万吨/年,全部煤矿实现开采机械化、综合采煤机械化, 随着500万吨和数千万吨现代化煤矿的建设,晋城煤炭产业将以晋煤、兰等几大煤炭集团为主体,产量规模将超过亿吨,成为全国最大的高质量无烟煤生产基地。
从轻发落。 以产业链延伸为重点,快速发展现代煤化工、煤电一体化和煤层气产业。 加快煤炭向肥料转化、煤炭向电转化、煤制油、煤炭建材、煤炭气化等产业发展步伐。 目前全市尿素生产能力达到358万吨,甲醇81万吨,二甲醚10万吨,到了2000年,全市高浓度氮肥生产能力在600万吨以内,甲醇300万吨,二甲醚100万吨,烯烃60万吨。 根据煤层气储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的特点,目前全球最大的寺河煤层气电厂和全国最大的港华煤层气液化项目已建成,年开采能力22亿立方米,日液化能力95万立方米,“十一五”末,全市液化煤层 迅速发展煤炭电化一体化产业,加快阳城电厂三期、国投热电联产项目、华能阳电煤电一体化项目和晋煤能源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年全市装机容量达到8000mw,年发电量400
粗转精。 以培育新兴产业和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新型工业的快速发展。 实现了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转变,培养了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公司,“钢铁冶炼、球磨机浇铸、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和整机组合、精密铸件”五大系列产品成为晋城新的支柱产业。 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弃物等为原料的新型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的新型材料产业、特色食品产业以及丝绸纺织产业也迅速崛起。 特别是“富士康”、“环球之光”、“富基”、“南非汉斯”等13个高新技术产业在晋城落户,成为晋城新型产业的领头羊。 富士康科技园区项目产值将达到50亿元,明年将达到100亿元。 晋城已成为世界精密模具培训、制造中心和世界重要的精密机械产品生产基地。
从黑色变成绿色。 以旅游文化产业为要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靠煤炭产业的积累逆转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晋城市一家实力雄厚的煤炭生产流通公司积极投资开发景区,成为“从地下到地上,从黑到绿”的绝景。 晋煤集团、兰花集团、市煤炭运输企业等公司先后投资建设了25.9亿元的投资景区和星级酒店。 去年,晋城市仅接收国内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10.01%,旅游收入56.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93%,达到776.92万人。 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日益凸显。 晋城从“煤炭大市”走向“旅游大市”。
“四转”标志着晋城市逐步摒弃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上了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道路。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8.7%,非煤产业增加值占所有工业增加值的38%。
变革方法:振奋变革的主体
要真正实现好的想法,就必须有好的道路。 在转型快速发展中,晋城市注重从项目建设和转型主体发力,比较有效地促进了转型快速发展。
按照“批量建设、批量审批、批量激活、批量支持、批量引进”的思路,积极规划和执行项目。 先筑巢招凤,在产业转移中承接大项目。 规划煤炭化工园区、煤电一体化园区和科技工业园区,完善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吸引公司集群快速发展。 并积极组团参加中博会、沪洽会等各种洽谈会,陆续引进福盛钢铁、合集水泥、天泽煤化工、鸿之光电、国投华实热电联供等大型项目。 二是积分支持,对生产协调项目进行不定期调查和现场工作,帮助公司处理实际问题。 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日前举办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与要点项目展示对接活动”由130多个中小企业协调处理流动资金14亿元。 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查明40个主要工业项目,总投资163.3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38.6亿元,新增利税35亿元。 年内将有22个项目投入生产。 另外,100个工业转换项目表明,总投资316.3亿元,建成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385.2亿元,新增利税66.1亿元,可处理3.68万劳动力就业。
实施“一矿办工厂,百矿兴百业”的项目,把全市各级煤矿、各类公司推向变革快速发展的前沿,使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一一发挥出来。 积极鼓励和支持煤炭公司“地下转地”,利用煤炭生产积累的资金开发新项目,兴办新公司。 岳南煤矿在煤炭资源枯竭之际,开发了100万件路宝铝合金轮毂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的空白,市场供不应求。 高平市煤炭公司利用煤炭资金积累投资兴办了养猪、养蚕、苗木花卉、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项目。 王绿岭、珏山、蟒河等景点都是煤炭公司开发的。 资料显示,全市共有200多家煤炭公司兴办地面公司,今年选定的100个转型项目中,57个由煤炭公司直接转型生产。
实施全民大创业活动的“成百上千上万”项目,是每年培养100名创业者,快速发展1000家创业者,新增10000个就业岗位。 然后,组织煤老板外出,激发他们二次创业的热情。 在一系列“刺激措施”下,全市各大有能力的人才公司、企业家创大业、大众创家业热潮层出不穷,金工汽配、春晨兴汇道格瓷砖铸管、万鑫双汇洗煤等多家民营大公司,民营公司创建的gdp占据晋城市一半的江山。
转换服务:加快转换过程
虽然突然的金融海啸使许多经济实体陷入波涛汹涌,但晋城福盛钢铁、侨枫瓷业、绿洲大麻等多家公司,工业项目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迅速推进,企业广告主们很高兴政府用年初1亿元的地方工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度过了难关。 仅去年一年,晋城市财政就拨出地方工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1亿元、科技研发资金3800万元、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快速增长基金1000万元、服务业快速增长资金3000万元、农业和畜牧业支持资金6000万元,1亿元的积极财政政策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公司。 其支撑密度、力度前所未有。 的87个项目,现有55个项目建成投产,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4.34%,超过全国全省平均增速。 今年将新增销售额34.44亿元,实现利税8.90亿元。
在变革的快速发展中,政府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晋城市实践表明,政府在资源型地区转型快速发展中的推动保障作用至关重要。 正如晋城市长王茂设所说,“转型发展迅速,公司为主体,政府不能完全承担,必须利用政策招商、项目推进、资金支持和协调服务等手段推进公司。”
为公司搭建产业集聚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融资平台、营销平台和人才引进平台是晋城市的一大特色。 通过搭建平台,实现了政府服务的全面化、高质量化。 其中产业集聚平台建设了7个工业园区,新项目集中在园区,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开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融资平台疏通了渠道,帮助中小企业处理融资难问题。 营销平台为公司内部吸引海外出口打开了便利之门,为平台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了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利用了人才资源,为转型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催化作用。
在晋城多元化产业结构中,这种“煤炭思维”的影子已经看不见了。 全市单煤结构开始崩溃,形成了以煤炭、化工、电力、冶炼“四大基地”和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铸造、建材、煤层气、高新技术、旅游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去年,全市生产总值527亿200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2%,在全省从2007年的第五位跃居第二位。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58.7%,非煤产业增加值占所有工业增加值的38%。 今年上半年,在全省经济形势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恶化的情况下,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8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为全省第二大增长率。
标题:“聚焦晋城转型快速发展”
地址:http://www.sdsxywx.com/sdss/1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