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2字,读完约7分钟

李秀中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术被提出的20周年,也是东北振兴战术被实施的第15年。 但是,近20年来,西南的兴起、东北的快速发展低迷已经成为中国地区经济结构最显著的变化。

从经济数据来看,西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其经济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东北。 东北地区的增长也暂时陷入了缓慢的阶段,人和财等因素大量流失,出现了经济迅速发展、低迷的现状。

东北和西南,这两个大区域曾经有过密切的关系。 过去,在东北老大哥的全面支持下,西南地区初步建立了工业基础和新的城市体系。 现在东北老大哥的振兴之路坎坷,而西南小兄弟却成了冉冉上升的新星,势不可挡。 大国的经济地图已经被时间改写了。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东北援建西南生产力布局的重构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中,东北“全力以赴、不计价格”内主要国防科技工业、重要基础工业、管理技术骨干、熟练员工队伍、科研高等教育机构等经济核心资源转移。 转移项目的数量、质量、资本技术人员结构位于其他一线内转移项目之上。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据学者统计,东北内搬迁和三线支援资源居首位,东北三线内搬迁企事业单位约200个,人员100万,建设项目300个,设备3万台。 【1】其中,“中国重工( 601989 )业摇篮”的沈阳铁西区支援力度巨大。

西南地区是东北这些核心资源的主要接收地。 例如攀枝花钢铁基地和贵州水城钢铁厂由辽宁和鞍山钢铁企业建设,成都飞机厂也由沈阳飞机厂援助,位于德阳的东方汽轮机由哈尔滨汽轮机厂援助。

东北援建重建西南地区生产力布局。 以成都为例,许多公司的搬迁、建设、投产充实了成都工业的实力,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大增强了成都机械制造、电子零部件制造和军事装备制造能力,在全国同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成都工业产品门类的增加,生产等级也相应提高。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这带来了成都工业体系和城市的巨大变革,从费用型城市变成了拥有现代工业体系的城市。 1949年以前,成都工业总产值只有1.08亿元,其中小手工业户占全市工业总户数的98.8%。 到1977年,成都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工业公司401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6.53亿元。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东北援建一方面给西南地区带来工业的飞跃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西南地区城市的兴起。

学者认为,三线建设有力地启动了三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进程,改变了数百个三线城市的性格、规模、快速发展道路,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和重工业城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新形式,有力地推动了三线城市“集团化”的崛起,从根本上逆转了三线城市的落后状态。 【2】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西南城市群崛起

近20年来发生了变迁,东北和西南板块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经济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9年,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gdp分别增长了1124%、1015%、841%、1480%。 同期,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仅增长507%、801%、471%。 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增长差距非常大。

这样的消除给他的优点带来了象征性的事情。 年,西南第一大省四川超过东北第一大省辽宁升至全国第六位,但辽宁经济总量全国排名随后从全国前十下滑,到了年,跌至全国第十四位。

让我们看看其他省份。 同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年gdp突破2万亿元,接近辽宁省的规模。 落后很久的云南、贵州、吉林、黑龙江经济总量也已经很接近了。 而且近几年来,东北经济增长率持续低迷,重庆和贵州在全国接力赛中领先。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就城市而言,重庆、成都、贵阳和昆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的明星城市,长期落后的贵阳以大数据为中心,风生水起。 东北还拥有沈阳、长春、哈尔滨3个副省级城市,但其经济总量和在城市竞争中的活跃度无法与西南地区的城市相比。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西南崛起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重大现象,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目前,成渝两大城市相继进入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也成为5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但东北目前批准的城市群中只有哈长城市群,仅进入地区城市群。 辽宁宣布的辽中南城市群尚未批准。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从人口来看,作为主要的劳务出口目的地,2000~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减少了288万人。 但年~年,四川常住人口增加299.2万人,常住人口已经连续8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37.4万人。 东北的人口这几年一直在流失。

西南兴起对东北的参考

1999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术,2004年开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术。 当时,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的二轮驱动备受期待,我国经济社会有望形成区域协调和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但是,经过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东北和西南成绩悬殊,西南板块突飞猛进,但东北板块的作用不太明显。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实际上,西南地区的工业体系来源于三线建设,留下了东北重工业的痕迹。 有学者认为,三线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本质是“东北20世纪50年代的重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向三线的“扩张、浓缩、再生”。 【3】

也就是说,这20年间,西南地区实际上面临着接近东北地区的难题。 从国家2003年提出的《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术的几点意见》可以看出,这不仅是东北地区,西南临时工业城市也在这一政策范围之内。

目前,对东北经济低迷的解体有很多,见仁见智。 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以西南板块发展迅速为对象,提供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立场。 为什么地区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与东北相似的西南板块会在过去20年中崛起?

其一,东北和西南支柱产业都是重工业和资源型工业,但西南地区规模远不及东北,其工业快速发展的首要特征是发展不够迅速,在西南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进展较快。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西南地区紧紧抓住产业转移,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增量。 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东部产业特别是电子代工产业大量转移。

整理一下近十年的西南经济数据,就会发现西南地区的高增长得益于这些招商引资的大项目,电子新闻和汽车产业尤为重要。 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使资本西进成为潮流。 相比之下,据传东北仍在库存工业做文案,以前在产业升级和寻找替代产业方面进展不大。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其二,西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投资环境的改善。 东北的首要矛盾在于体制机制,而西南地区的首要矛盾在于基础设施落后。 西南地区长期受制于地理限制,市场半径小,随着中央大量投资和转移支付落地,西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发生变化,形成自身造血能力。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其三,开放的思考。 作为欠发达地区,西南地区积极融入珠江三角洲、对接长江三角洲等沿海发达地区,加强与这些地区的通道建设和产业合作,受其辐射,从这些地区吸引聚集了各种要素资源。 比较而言,东北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不如西南地区。

“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特别是这几年西南地区更加积极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大战术下,率先开启内陆开放,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带动了中国开放新框架的建立。

另外,在政府的进取精神和营商环境方面,两地也有所区别。

总的来说,东北快速发展的落后可以在西南崛起中找到原因和解读的思路。 特别是在新的西部大开发实施之际,东北以西南为师,重振雄风。 注【1】【2】【3】引用自周明长的《东北支援与三线城市的迅速发展》

  

标题:“20年经济版图大变局: 西南、东北易位”

地址:http://www.sdsxywx.com/sdss/7648.html